2025年1月7-8日,国内首次非笼养企业培训班在广东韶关始兴宾馆正式开课。本次培训由爱禽社发起,韶关土大妈承办,并得到上海悦孜、全球食品伙伴、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中国农业促进会、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韶关学院等单位的协办支持。学员来自广东、江西、湖南、上海、北京等地的拟转型或已从事非笼养蛋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饲养员,关注动物福利的组织和个人,饲料及蛋品经销上下游企业人员,以及农村创业人员和在校大学生。韶关市和始兴县农业农村局领导到会并致辞。
上海悦孜咨询(IQC)动物福利技术专家肖肖博士在首届国内非笼养企业培训班上为学员详细讲解了《非笼养鸡蛋认证要求》。讲解内容涵盖动物福利五域原则、全球非笼养发展现状及非笼养鸡蛋生产评价要求。
随着消费者对动物福利关注度的持续提升,市场更倾向于选择符合更高动物福利标准的室内非笼养、散养、放养甚至有机养殖企业生产的禽蛋产品。据统计,全球约有15.8%的母鸡饲养在非笼养系统中,其中散养和有机饲养占比为3.4%。截至2024年,全球累计有3245家企业承诺实现100%蛋鸡非笼养,但公开报告完成承诺的企业仅为40.8%,接近60%的企业尚未完成或未报告进展。
在中国,非笼养比例约为10%,低于全球15.8%的平均水平,显示出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广阔的市场潜力。截至2024年,中国已有105家企业承诺实现100%非笼养,其中66%的企业(69家)计划在2025年完成这一目标。因此,2025年将成为中国蛋鸡非笼养实施的关键年,也是中国非笼养鸡蛋市场效益的突破年。
当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正在将五域原则(营养、环境、健康、行为和精神状况)纳入《法典》第7.1章的动物福利总则中。此举旨在通过指标化、参数化和数值化标准评价体系,推动动物福利科学化发展,确保其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推进。
上海悦孜是中国最早推动蛋鸡非笼养标准化评价和认证的咨询机构之一。截至2024年底,已有27家企业获得其“非笼养”品牌认证,83万只产蛋母鸡实现非笼养生产,推动国内非笼养鸡蛋年需求达到约2亿枚。
为帮助传统笼养企业顺利过渡到非笼养模式,降低转型风险,并加速非笼养企业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经营,增强其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推动非笼养行业向科学化、标准化、可持续发展和低碳方向迈进,上海悦孜及时制定了《T/CCFAGS 025-2023非笼养鸡蛋生产评价指南》团体标准。该标准涵盖了养殖环境、雏鸡管理、饲料与饮水、健康管理、鸡蛋产品管理和蛋鸡淘汰管理等方面,为家禽养殖人员和禽蛋经营人员提供了规范的技术指导和操作要求。此外,上海悦孜的动物福利专家还详细介绍了认证流程,包括前期评估、整改、申请、现场审核、最终整改和发证等环节,并开发了“非笼养计算器”小程序和视频教程,帮助拟转型或已从事非笼养蛋鸡的企业逐步模拟和学习操作。
培训期间,来自广东海洋大学、全球食品伙伴、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韶关学院、爱禽社和韶关土大妈的专家们,就以下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蛋鸡品种选择、生物安全及疾病防控、日常管理、全球养殖技术和经验、非笼养蛋鸡的SWOT分析以及国际标准与商业推广。